首页 > 抗日战争 > 经历回忆 >

我记忆中80年前的梅县

分享 134093

分享

  六名雁洋中学生赴延安

  1936年“西安事变”后,国共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统一战线。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中国进入全面抗战阶段。次年,我梅县雁洋乡就有六位初高中毕业生,投奔陕北延安抗大参加八路军,不久寄回许多抗日救亡歌曲在家乡传唱开来,鼓舞大家的抗敌斗志。

  梅县,乐育中学,童子军在练习棍操,摄于1905-1930年间。

  海外华侨积极汇钱寄物支援祖国前方将士,并给我乡公学捐来一米多高英国大本报刻钟和晶体管大型收音机各一件。当时没电,是用二十多个干电池集成为电源。天气好的时候,我们三五成群步行三四里到学校收听每晚八时的中央社、新华社的新闻广播。信息经口口相传,很快传遍了全乡。

  每逢丙村圩期,战时职校师生,便到圩场入口“义卖”,捐款所得给国家买飞机大炮。寒暑假则组织小分队,到乡间演出短小精悍歌曲话剧,揭露日本侵略罪行。

  在赤岃岗躲日机空袭

  1941年至1943年,我在梅县广益中学读书,校址设在泰康路(后是黄解兴医院),校对面是中山日报社,右边是基督教会和大礼堂。外籍女牧师年过花甲,颜容丰润,有如乡间四十多岁妇女,能说一口流利的梅县话,我们师生一见到她,便互相对讲英语,没学过的也可夹几句客话,所以全校英语会话水平很高。

  日寇占领广州潮汕香港后,南洋华侨音讯经济物资被断绝。嘉应五属侨眷深受其害,人人望洋兴叹!

  敌机由汕头起飞。大埔县高陂镇的听到飞机声时,立即打电话通知兴梅地区,县政府和各校都有小铜钟,我校钟楼上有一口一人合抱不过来的大钟,原是上下课用的,改作防空警报。 “当、当当,当、当当”响时是预备警报,各店铺立即关门,大家开始疏散到城外;接着“当当当……”是紧急警报,大家急忙躲好不可再走动。那时赤岃岗仍是一片森林,我们都躲在大树下。中间有一大草坪,是刑场(犯人由县政府押赴刑场执行枪决的,每年都有几次)。待听到慢悠悠一下一下的“当、当、当”时才是解除警报,大家才重返家园。有时,一天要躲空袭两次呢。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梅县的短程客车

  敌人欺侮我们没有高射炮,飞机飞得很低,机翼上太阳旗都能看清。我们真钦佩敲警报的工友,从来不避躲,而是坚守在电话机旁,及时报警。各校改上早课,黎明即早操后上课,九点散学,下午也较迟些才上课。

  敌机来梅空袭,一金店和古塘坪机场也曾中弹。古塘坪机场在抗战期间没飞机,多处被改种番薯。那时飞机投弹是要俯冲下来的,一次,日机在天字公式自毁了一架,拟炸丙村锦江桥的,落偏在八字陂,一民船被炸毁;又一次,敌机可能因机械故障,困落在长沙圩河滩上,待县里警察赶到,机器已被破坏,飞机师已逃逸(我共祖屋的一位兄长曾拍摄照片,可见两架双翼飞机落在沙滩上,相隔很近。照片保存了几十年,可惜现在没了)。事后敌机常侦察救援,一农民上山砍柴,坐在树下休息时用竹笠扇风,敌机误投下好些食品。过了半个多月,松口蓬辣坑发现一飞机师饿死在干苗蓬里,后用门板两人抬经雁洋丙村再用汽车运到县城。

  中学生穿童子军服

  记得是1941年秋,球王李惠堂曾率五华队来梅邀强民队比赛。是日下午,球迷挤满了公共体育场,人头攒动,我有幸挤上民众教育馆楼顶,俯观全场实况。如果李惠堂身边有球,如同有磁力一般,李惠堂将足球运传自如。但强民队奋力拼搏,并专用两名健将牵制球王,终场是强民队获胜。

  梅县各中学学生,全是穿童子军衣帽为校服。每人佩有多功能小刀、绳索、哨子和很多军棍,用两根军棍结上绳索,便可作担架抬伤员。常练紧急集合、野营、追踪、侦察等。日间看寺庙树木年轮,夜观月亮星座,便知南北东西时间。校里住宿同学睡的是三级鹿架床,每晨教练要求内务整得非常工整。可惜当时跳蚤特别多。

  学校里四个工友负责从河里挑水和二餐蒸饭,在每个学生饭钵里公开抽一汤匙米,作为每月的工资。我曾询问一图书管理员,其工资每月仅一斗六升糙米(约三十五市斤);老师的可能要高一些。而农村的在六月、十月农忙时替人做一天农田重活,中午在主家吃一餐,才得一升米(约二市斤四两)。

  国难当头 百姓困苦

  潮汕又涌上很多难民,市场上米珠薪桂,政府曾多次往江西采购出售“平粜米”,也可说是杯水车薪。当时煤油紧缺,农村改点豆油灯或松仁竹把夜晚照明,学校晚修才用汽灯。县里发电厂晚间发的110伏直流电,至夜十二点便停了,街道上路灯老远才有一盏,也很昏暗,要较富裕家庭和殷实店铺才能点上电灯。

  县城里只一间正中机器修配厂,维修汽车。汽车也有开往韶关、兴宁、蕉岭、平远、松口、丙村等地的,但汽油短缺,全在车头驾驶室前安装一座大而长的木炭炉,用蒸汽运转。马力有限,由丙村开往梅县至汾水坳时,得乘客全数下车,有时还得协力帮推,才能越过山岭。车费虽只四角钱,一般人付不起,我们由雁洋至梅城六十里,全靠绕山步行。

  梅城水运码头设在水打伯公(现华侨大厦附近),上可至五华岐岭,下可到松口、高陂,全是用橹桨竹篙的木头船,由松口逆江而上梅城得两天,每遇急湍滩涂就得四五人用缆索帮拉。小汽船则一天可到,但至西阳晒禾滩时要十多个纤夫卖力地拉,顺流而下时用橹桨,较省力,如冬令适逢刮北风也可挂风帆运行。

  1943年春旱无水莳田,秧苗又快拔节了。人们祈求阴那山灵光寺祖师菩萨出巡求雨,用四人大轿抬着,沿途锣鼓喧天香火不断,是夜宿雁洋幽兰岗。也有点香烛值班的,岂料祖师木雕像在下半夜被歹徒用毛毯蒙住,“绑票”至河边用小渔船运载到松口。大家至天明才发觉祖师木雕不知去向,惊动了整个乡里,事后匪徒扬言要多少钱粮来赎,善男信女凑足了钱粮又恐被讹诈,后由乡长从中调解,匪徒于是先抛出祖师木雕的一条大腿,证实其所言不假,钱照付清,祖师木雕才重回归座。事后人们评论是“乡匪勾结一窿的蛇”。过了好几年,匪首被游击队枪毙。

  我乡春秋插莳完毕,便组织挑盐担上江西筠门岭,十多个中年妇女由一个男的带队,每担约八十四市斤,加上扁担络索衣物是九十斤重,每天爬山越岭挥汗如雨,肩挑步行六十里才歇宿。换得一些脚钱,以养活老小。

  无法外出的男女和十二三岁无钱上学的,每天黎明吃完番薯稀饭,便三五成群往炭山挑煤,来回三次担运至河边煤厂,挣点廉价运费。中午回到家门,个个蓬头垢面赤足,穿着缝补衣服,满身染着炭尘如非洲黑人。

  单丁独子也去当兵

  全面抗战初期,凡家里有三个男丁的定要去一个、五个的去二个当兵。前方浴血抵抗伤亡惨重时,即使是单丁独子的也要去当兵。开辟滇缅战场,出国远征时号召:十万青年十万军,一寸山河一寸血,誓与日寇拼到底。

  1945年8月15日,日本终于无条件投降。抗战胜利,举国欢腾!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祖国日益强大。如今,全国人民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中国梦蕴含强军梦,强军梦支撑中国梦。万不可铸剑为犁马放南山,而一定要强军兴军!

AD位1

相关推荐

司马懿出生的故事

民间故事

考古新文献材料带动秦汉文学研究

考古随笔

湖北鄂州瓦窑咀发现大型手工业作坊遗址

考古现场

《狂鼓史渔阳三弄》故事的原型

民间故事

巾舞―“梦回大唐”系列

考古百科
AD位2

热门图文

AD3

上一篇:和白求恩在一起的日子

下一篇:为八路军买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