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考古发现 > 考古随笔 >

远逝千年的边陲古城――宁波奉化白杜鄞县故城的考古调查与发现

王结华 许超等分享 132733

王结华 许超等 分享

  2013年4月,国家文物局正式批复“宁波地区古代城址考古工作计划”立项以来,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相继主持对部分方志认为可能埋藏有早期城址的两处地方进行了调查研究,基本解决了关于宁波古代城市发展历程中“小溪”(鄞江)问题的千年纷争,纠正了方志记载中的谬误,也发现了秦汉至隋初的古鄞县县治——鄞县故城,“宁波地区古代城址考古工作计划”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鄞”是今宁波地区出现最早的地名之一,古鄞县则是今宁波地区最初设立的四县(句章、鄞、、余姚)之一。据文献记载,自秦汉时期设县伊始,至隋开皇九年(589)并入句章县止,古鄞县前后延用凡800余年,废县至今已1429年。


鄞县故城一带数字高程模型
 

城山数字高程模型

  2015年12月至2018年2月,根据国家文物局立项之“宁波地区古代城址考古工作计划”,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奉化区文物保护管理所等对奉化西坞白杜城山一带展开了跨越4个年头、持续2年多的考古调查研究,不仅正式确认了古鄞县县治即鄞县故城的具体位置和兴废年代,也基本探明了城址的分布范围和大体布局,考古工作取得了重要收获。

  发现遗迹

  夯土城墙  主要位于城山顶部,沿山脊线走向分布。已探明北、西、东三段城墙,长度共360米左右。其中北段城墙全长约180米,顶部现存宽度约4.1米,底部现存宽度约7.5米,残高约1.6米;墙体近山脊部分直接修建于山体之上,夯筑而成,可分9层,每层厚约10-25厘米,各层均见有夯窝,夯窝排列不规整,夯筑过程较随意。西段城墙已探明长度约80米,未作解剖;东段城墙已探明长度约100米,顶部现存宽度约3.7米,底部现存宽度约8.9米,残高约1.6米,修筑方式与北墙一致。


夯土城墙北段现状(局部)

  墙体夯层内出土的遗物具有两个不同时间段的特征:以石器、夹砂陶器为代表的商周时期遗物和以硬陶、建筑构件为代表的东汉晚期至孙吴时期遗物。依据就晚原则,城墙的始筑年代当不早于东汉晚期至孙吴时期。此外,直接叠压在墙体之上的堆积中也出土了较多板瓦、筒瓦等,其时代基本与墙体夯层内的建筑构件相同。勘探显示,包含有大量建筑构件的堆积大致分布在夯土墙体两侧5米范围内,其土质松散,内含的板瓦、筒瓦等建筑构件堆放也没有明显的规律,与夯筑的墙体截然不同,推测系在墙体修筑完成或其后又临时对城墙底部作了补筑,只是这一补筑过程更为草率,没有夯筑,仅简单地用土混杂瓦片等作了堆附。




夯土城墙北段解剖探沟正射图像与剖面结构

  水系  主要位于城山东、南侧,已探明面积约5.8万平方米。水系发源于城山东南山地,主要为河相和砾石堆积。针对城山东侧水系进行解剖时,在河相堆积层内出土了大量战国至汉代的印纹硬陶、泥质陶器等遗物;其上地层中则主要出土汉、六朝时期的陶瓷器,也有少量战国时期的原始瓷器等遗物。


石砌水池与烧灰面(局部)

  居住区  主要位于城山南侧山脚台地上,沿城山东、南水系分布,平面形状不规则,面积约1.17万平方米。局部解剖情况表明,居住区堆积第3层为两晋至南朝文化层;第4、5层为东汉文化层;第6-10层为战国至西汉文化层。整体堆积随城山地势自北向南逐渐加厚,显示人们曾在此长期定居生活。


红烧土堆积(局部)

  在居住区主要发现有水池、烧灰面、红烧土堆积、灶等遗迹。其中水池外长3、外宽2.3、残高0.34-0.56米,石砌,底部铺有石块;烧灰面已探明部分南北长约20、东西长约12米,厚约5-12厘米,系竹片焚烧后形成;红烧土堆积已探明部分南北约长5.5米、东西长约5.7米,厚约5-8厘米;灶平面呈“U”形,残长0.72、宽0.36-0.4米,烧结面厚约4-5厘米、残高10厘米,顶端有筒瓦阻隔,周边散布大量瓦片。从层位关系、伴出遗物并结合测年结果看,烧灰面年代为东汉时期;水池打破烧灰面,年代晚于烧灰面;红烧土堆积年代为南朝时期;灶的年代为汉晋时期。


灶与瓦砾堆积(局部)

  此外,在居住区内濒临水系处还发现了1处厚达1.2米的夯筑基础,其夯筑规整,夯层明显,可分9层。测年显示该夯筑基础为西汉末年至东汉初年修筑;叠压其上的地层中出土了由土坯包裹竹子营造的建筑材料,从伴出遗物和测年数据看,这些建筑材料已处于两晋时期,说明该处夯筑基础可能沿用了较长时间。由于未曾作大面积揭露,该夯筑基础平面布局及范围不明,其性质暂无法定论,初步推测可能是作为较高等级建筑的基础使用,当然也不排除其为鄞县故城南段城墙基础的可能。

  作坊  在城址外围、城山南侧水系东南处发现1处坯料作坊遗址。已探明坯料堆积范围南北约2.3、东西约3.7米。坯料见有长方形、梯形两种,其中长方形坯料长约28、宽约15-18、厚约6-8厘米,梯形坯料推测为切割后形成。坯料质地纯净,显然系经精选淘洗后加工而成。从伴出遗物特征和C14测年结果看,该作坊遗址的年代应在西汉时期。由于解剖范围有限,对该作坊的布局形态及坯料用途等暂还无法做出推定,目前正对坯料质地成分进行检测分析,并与周边土样比对,以探明其来源。


作坊遗址及坯料(局部)

  墓葬区  鄞县故城所在的白杜一带历史上曾开展过多次墓葬考古发掘工作。据不完全统计,历年来各级文物考古部门已清理商周至六朝时期各种类型墓葬数百座,本次调查过程中又新发现墓葬91座,均为被盗扰的砖室墓。这些墓葬的分布东至南岙,西至河头村,南至余家坝村,以南岙村周边分布最为集中,推测这一带当为那一时期鄞县故城居民的主要墓葬区所在。

  地理环境

  鄞县故城所在之城山(文献记载中称“鄞城山”)为一座低缓的小山,海拔高度不足50米,其北距宁波城区约20公里,西距奉化城区仅14公里。这里位于天台山余脉北缘,东西为纵列的山地,东南坐落有主峰海拔达632米的金娥山,北部为鄞奉平原,南部通过山间谷地可直达象山港;东南山间还发育有多条溪流,注入白杜河后,东可通往横溪、东钱湖,北可通往姜山,西可通往西坞、奉化。比较优越的自然环境和相对便利的水陆交通,应是当初鄞县选择建治于此的主要考量因素之一。

  工作概况

  鄞县故城考古工作于2015年12月启动,于2018年2月结束。工作区域以城山为中心,主要沿水系和交通线分四个区域展开,共完成调查勘探面积约80万平方米;在建立永久测绘座标点和虚拟发掘探方的基础上,针对调查勘探时发现的疑似夯土城墙、水系及城内外主要堆积区作了局部解剖,分别在不同地点布设探沟(方)8条,共完成解剖面积近100平方米。

  考古过程中与广州市昱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合作,通过机载雷达扫测、无人机航拍、三维激光扫描、RTK测绘等手段全面获取城址及其周边基础地理信息和相关考古信息,为下一步构建考古地理信息系统及后期保护展示奠定了基础。此外还分别与复旦大学、兰州大学合作开展了城址土样成分测试等工作。

  出土遗物

  遗物标本共307件,种类主要见有印纹硬陶坛、罐,原始瓷器残片,泥质陶罐、盆、俑,青瓷罐、盆、钵、盏、盘口壶、鸡首壶,石锛、镞,铁镢,铜镜等生产生活用具和瓦当、筒瓦、板瓦、壁砖等建筑构件。其时代上限可至商周,以汉、六朝时期最为丰富。在晚期扰坑和水井中,也出土了部分宋元时期遗物。


  收获认识

  鄞县故城考古的主要收获至少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找到了城址的具体位置。根据考古发现,结合史料记载,可以确认今宁波市奉化区西坞街道白杜行政村山厂自然村城山东南为秦汉时期至隋代初年的古鄞县治即鄞县故城之所在。

  二、探明了城址的分布范围和大体布局。考古发现表明,鄞县故城系以夯土墙体与城外水系为围合空间,城址周长约760米,面积约3.8万平方米,其城市内外功能布局区分明确,是一座特色鲜明的依托山体与水系修筑的早期中小型县级城邑。

  三、印证了古鄞县的兴废年代。文献记载中的古鄞县始设于秦汉时期,终废于隋开皇九年(589),这一时间节点与本次考古出土的遗物特征及C14测年结果基本吻合,也可相互印证。有所不同的是,考古发现还表明,早在设立古鄞县之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白杜一带应已有较多人群聚居生活,这为秦汉之际古鄞县的设立奠定了基础;而鄞县故城城墙的修筑,应不早于东汉晚期至孙吴时期,在时间上晚于古鄞县的设立,或与东吴赤乌三年(240)孙权下诏“诸郡县治城郭”(《三国志·吴书》)有关。

  隋开皇九年古鄞县被并入句章县,鄞县故城从此被废弃,但鄞县之名并未彻底消失。唐武德四年(621),析句章县置鄞州;武德八年,又废鄞州,更置县;五代后梁开平三年(909),再改县为鄞县,直至2002年改名鄞州区时未曾再变。从以上沿革来看,虽然古鄞县与后来的鄞县在时间上有脱节且无直接承继关系,但二者之间并非完全没有关联,其历史上的辖区既有部分重合之处,鄞县故城所在的白杜一带又恰是今日奉化区与鄞州区交界地带,依此角度而言,鄞县故城的发现,对于奉化、鄞州乃至整个宁波地区古代城市发展研究均属意义非凡之事。

  总之,历史沿革清晰、保存状况较好、功能布局明确、遗迹遗物丰富的鄞县故城,以其既不同于平原型城址、也不完全同于防御型山城的鲜明特色,不仅为深入研究宁波古代城市发展史提供了难得的实物案例,对于探讨长江中下游地区早期山城、水城的特征及其演变也同样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鄞县故城主要文献记载辑录

  (战国)《国语·越语上》:勾践之地,南至于句吴,北至于御儿,东至于鄞,西至于姑蔑,广运百里。

  (东汉)《汉书·地理志》:会稽郡。县二十六:吴、曲阿、乌伤、毗陵、余暨、阳羡、诸暨、无锡、山阴、丹徒、余姚、娄、上虞、海盐、剡、由拳、太末、乌程、句章、余杭、鄞、钱塘、、富春、治、回浦。

  (东汉)《吴越春秋》:县有赤堇山,故加邑为鄞。

  (晋)《后汉书志·郡国四》:会稽郡,十四城……山阴、、乌伤、诸暨、余暨、太末、上虞、剡、余姚、句章、鄞、章安、永宁、东侯官。

  (南朝梁)《南齐书·州郡上》:会稽郡。山阴、永兴、上虞、余姚、诸暨、剡、鄞、始宁、句章、。
  
  (唐)《晋书·地理下》:会稽郡……山阴、上虞、余姚、句章、鄞、、始宁、剡、永兴、诸暨。

  (唐)章怀太子李贤等注《后汉书·孝顺孝孝质帝纪》:鄞故城在县东南。

  (唐)《隋书·地理下》:句章,平陈,并余姚、鄞、三县入。

  (唐)《通典》卷182:鄞县故城在今县东南。

  (北宋)《太平寰宇记》卷98:古鄞城,亦汉县,废城在县南。

  (北宋)《舆地广记》卷23:鄞县故城,在今县东南。

  (南宋)《乾道四明图经》卷2:古鄞城,按《太平寰宇记》曰:本汉县,废城在今县南。故白杜里有鄞城山。

  (南宋)《宝庆四明志》卷12:今奉化县东五十里有广福院,旧名鄞城山,初鄞县治也。

  (南宋)王应麟《奉化重修县治记》:开元中,(明)州以四明山名,始建县曰奉化,其地则汉之鄞也,古鄞城在焉。

  (明)《嘉靖奉化县图志》:鄞城旧址有城郭状,近城山处有古城隍庙,遍地砖结,古圹累累,垦辟者偶见之,有瓷器古窑,堆垛成丘,掘三四尺,广延二三里。

  专家论证点评鄞县故城考古

  鄞县故城考古过程中,北京大学韦正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汪勃研究员、史前研究室贾笑冰副主任,兰州大学周爱锋副教授,南京大学贺云翱教授、刘兴林教授,苏州市考古研究所张照根所长,复旦大学董惟妙副教授,福建博物院栗建安研究员、羊泽林研究员,浙江省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吴志强理事长,浙江省文物局文物处许常丰副处长,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田正标研究员、李晖达副研究员、黄昊德副研究员,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唐俊杰所长、杨金东副研究员,温州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董姝所长、梁岩华副所长,宁波大学刘恒武教授等专家学者曾到现场考察指导。此外,2017年12月5日、2018年2月4日,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还分别组织召开了两次专家论证会议。现综合专家交流论证与现场点评意见建议,纪要如下:

  一、建议改原定的“鄞治古城”为“鄞县故城”。

  二、鄞县故城保存状况良好,城址内外遗迹现象与出土遗物较为丰富,城墙、水系、居住区、手工业作坊址、墓葬区等相关功能要素区区分明确。根据出土遗物特征、14C测年数据并结合史料记载,可以确认这是秦汉时期至隋代初年的古鄞县县治。

  三、鄞县故城是一座半山型城址,同时也是一座水城,城址地方特色鲜明,既不同于平原型城址,也不完全同于突出防御特色的山城。其考古工作具有一定典型性,对了解该类城址特征及推进长江中下游地区山城、水城的研究有着重要参考价值。

  四、鄞县故城考古工作思路清晰,课题意识明确。科技手段的介入,特别是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采集与野外考古同步推进,不仅为下一步工作提供了依据,还为今后考古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打下了基础,同时也丰富了后期保护与宣传展示的手段。

  五、鄞县故城北段夯土城墙保存相对较好,但南段城墙尚未得到确认,其与水系的关系还需要通过进一步的考古工作来予以解决;城内山地大范围空白区域的性质也值得进一步思考。

  六、应从大遗址考古的视野出发来统筹鄞县故城考古工作。除城址本身及墓葬区外,还要关注城外是否有大型聚落和高等级建筑设施;同时,建议从区域调查角度来开展综合性研究,明确县级政区下的乡、里等基层聚落,进一步展开社会结构形态研究。

  七、鄞县故城的兴起,要考虑是否受到了战国中晚期楚文化东扩的影响。考古工作中揭露出的夯土遗迹所反映的夯筑技术,以及大量出土的板瓦、筒瓦等建筑构件,都可以在北方地区找到源头,这体现了汉文明在南方地区扩散的进程。建议对板瓦、筒瓦等相关建筑构件作进一步深化研究,争取建立起符合地域特征的演变谱系;此外,出土的坯料也非常值得重视,建议做进一步的科技检测,明确其成份结构,判明其具体用途。

  八、鄞县故城考古工作已经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具备了开展进一步工作的条件,但限于调查、勘探性质,其解剖揭露面积十分有限,一些问题尚待解决。建议筹备申报下一阶段课题,重点解决城门、城市主轴、城内道路、建筑布局等问题。(作者:王结华 许超  张华琴,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奉化区文物保护管理所)

(图文转自:中国文物信息网)

责编:荼荼
AD位1

相关推荐

司马懿出生的故事

民间故事

考古新文献材料带动秦汉文学研究

考古随笔

湖北鄂州瓦窑咀发现大型手工业作坊遗址

考古现场

《狂鼓史渔阳三弄》故事的原型

民间故事

巾舞―“梦回大唐”系列

考古百科
AD位2

热门图文

AD3

上一篇:何谓“地学考古”

下一篇:“东亚考古”的希望与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