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考古发现 > 考古随笔 >

海淀中坞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分享 126959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 分享

  北京市的海淀区在古代,是一片浅湖区,当地人称之为“海淀”。在湖边逐渐形成居民聚落,亦以“海淀”命名。“海淀”在历史文献中亦称为“海甸”、“海店”。

  海淀区历史悠久,距今7000~4000年已有人类在此居住和活动,确有史实可考的时间始于商、周之际。距今4700多年的黄帝时期,属于幽州;4300年前的唐尧时期属于朔方;4200年前的夏、禹时期属于幽州;3800年前商、殷时属冀州;西周武王分封诸侯国,昌平先属于蓟,后燕国强大并蓟,后又属燕国的疆土。战国末年燕王喜(公元前228年)筑长城,并在长城内侧建上谷、渔阳等五郡,同时为屯兵驻军,建军都县,属上谷郡。


  历史上(1949年7月以前)海淀区没有设置单独的行政建制,而分属不同的行政区域。海淀区在秦代属幽州广阳郡蓟县,西汉属广阳国蓟县,魏、晋属幽州燕国蓟县、昌平县,南北朝时期属幽州燕郡蓟县,隋代属涿郡蓟县、昌平县,唐代分属幽州的蓟县、广平县和昌平县,五代属幽州,辽代和北宋时期属析津府的玉河、宛平、昌平诸县,金代属大兴府宛平县和昌平县,元代属大都路宛平县和昌平县,明代属顺天府宛平县和昌平州,清代属直隶省顺天府宛平县和昌平州,民国时期分属市郊区和河北省宛平、昌平两县。

  海淀区境内北半部历来都是以北京为中心的大行政区(幽州—析津府—大兴府—大都路—顺天府—京兆地方)属县(州)的辖区。海淀区境内南半部自秦汉以来主要隶属于历代北京城的附廓县(蓟县—幽都—宛平),金、元两代还曾有少部分地区分别是金中都、元大都的城区;清代,绝大部分划入京师直辖区域;至1928年北京地区设市后,又成为最初的市辖行政区域。同年年底,北平市设市辖区建制,至1948年底分属北平市十六、十七、十八、十九区和河北省宛平县、昌平县。1948年12月,海淀区现辖域解放。1949年7月,成立新的十六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成为首都的市辖区。1950年8月,十六区改名为十三区。1952年9月1日,十三区改称为海淀区,其行政区域经过多次变动,至1963年1月形成现辖域。

  海淀区具有优越的山水环境,早在南北朝即在此兴建佛寺、道观。辽、金时期,西山一带兴建“西山八院”等多处皇家行宫、寺庙。元、明时期,西郊曾建有“大永安寺”(香山)、大护国仁王寺、大承天护圣寺(功德寺)、万寿寺、慈寿寺等多处皇家寺院以及清华园、勺园等园林景区。清代,皇家园林的建设达到鼎盛时期,先后兴建玉泉山静明园、香山静宜园、畅春园、圆明园、万寿山清漪园(颐和园)等“三山五园”,汇集了全国园林建筑艺术的精华,成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清康熙至嘉庆百余年构建的圆明园被誉为“万园之园”,遭英法联军劫掠、焚毁,至北平解放前夕已成一片废墟。

  为配合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团城湖调节池工程项目建设,2012年8月~2013年4月,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在海淀区中坞村和后窑村范围内进行了考古勘探及发掘。中坞村属四季青乡玉泉村委会辖村,位于乡政府北偏西2.5公里,在颐和园佛香阁南偏西3公里,坞村路东,闵庄路口东北。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这一带发生大水灾,朝廷派船队来此救灾,长达两年之久,当时船只集中停泊三个点,称北坞、中坞、南坞,后此三处渐成村落,又渐演变成村名,中坞即其一。明代名中务村,村西天仙庙中清嘉庆五年(1800年)的碑刻中称中坞。后窑村亦属四季青乡玉泉村委会辖村,位于乡政府北偏西2.9公里,颐和园佛香阁南偏西2.4公里,中坞村东北,船营村西北。北长河从村东北流过。清光绪十四年至二十一年(1888~1895年)在清漪园的废墟上兴建颐和园,在这里设砖瓦窑,窑工等人逐渐定居成村。因窑在颐和园后得名。


  此次发掘出土了清代窑址7座,明代墓葬32座,清代墓葬86座,以及年代不详墓葬22座,其中包括迁葬墓1座,火葬墓1座。明清墓葬及清代窑址都曾遭到严重破坏,保存较差,出土随葬品也比较简陋。但仍然出土了陶器、瓷器、玉器、料器、骨器、玻璃器、金器、银器、铜器、铁器、锡器、石器、铜钱等各类文物。为研究北京地区考古和中坞古村历史变迁提供了重要的资料。(本文由孙莉、闫广宇摘编自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 编著,《海淀中坞——北京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团城湖调节池工程考古发掘报告》之“绪言”、“结语”。内容略有删节、调整。)

责编:韩翰
AD位1

相关推荐

司马懿出生的故事

民间故事

考古新文献材料带动秦汉文学研究

考古随笔

湖北鄂州瓦窑咀发现大型手工业作坊遗址

考古现场

《狂鼓史渔阳三弄》故事的原型

民间故事

巾舞―“梦回大唐”系列

考古百科
AD位2

热门图文

AD3

上一篇:什么是美术考古学?

下一篇:南方人吃不惯面食,我们祖先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