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考古发现 > 考古百科 >

南禅寺大殿―“梦回大唐”系列

李来玉分享 115063

李来玉 分享

  南禅寺大殿位于五台县西南阳白乡李家庄西侧的土岗上。南禅寺坐北朝南,大殿始建年代不详,重建于唐建中三年(782年)。平面近方形,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宽11.75米,深10米,为灰色筒板瓦单檐歇山式屋顶,屋面坡度极为平缓,四翼如飞。殿前有宽敞舒展的月台。建筑内部用两道通进深的梁架,无内柱,室内无天花吊顶,属于木构架中的厅堂型构架。
 
南禅寺大殿
 
  殿内尚存彩塑十七尊唐代彩塑。塑像面形丰润,神态自若,服饰简洁,衣纹流畅,为唐代塑像中的佳品。佛坛正中的佛祖释迦牟尼像高四米,在佛殿中异常崇高伟岸。殿宇内宗教气氛浓厚。
 
南禅寺大殿唐代塑像
 
  寺内大殿西缝平梁下,保存有唐人墨书题字:“因旧名(时)大唐建中三年岁次壬戌月居戊申丙寅朔庚午日癸未时重修殿法显等谨志”,是寺宇殿堂重建年代之证,较佛光寺东大殿早七十五年,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木构建筑。唐武宗会昌五年 (845)灭法,中国佛寺大都毁坏,而南禅寺由于规模较小,处地偏僻,且州府县志和佛教经籍上均无记载,幸免于难,留存至今。后经宋、元、明、清各代,虽曾有过一些维修和装绘,两厢配殿和山门均经重葺,但唐代大殿的规制结构和殿内唐代塑像的体貌都依旧保存了下来。
 

南禅寺大殿木架构造图
 
  南禅寺大殿的单檐歇山顶,面阔三间的规模,比唐代专门用于规定居室建筑物等级的《营缮令》中规定的五品官阶的等级还要低,可以说,南禅寺只是一座乡间小村的佛堂,但人们仍可以从中感受到大唐建筑的艺术性格。殿内通梁净跨八米有余,贯穿大殿南北,有力了撑起了殿内的空间,其上舒缓的屋顶,雄大疏朗的斗拱,简洁明朗的构图,体现出唐代建筑雍容大度,气度不凡,健康而爽朗的格调;同时,还可以从南禅寺的大殿看到中唐时期木结构梁架已经有用“材”(高)作为木构用料标准的现象,说明我国唐代建筑技术已有很高水平。

参考文献:
  中国建筑艺术全集编辑委员会 编:《中国建筑艺术全集12 佛教建筑(一)(北方)》,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12月。
  刘敦桢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年6月第二版。
  傅熹年著:《中国科学技术史 建筑卷》,科学出版社,2008年10月。


AD位1

相关推荐

司马懿出生的故事

民间故事

考古新文献材料带动秦汉文学研究

考古随笔

湖北鄂州瓦窑咀发现大型手工业作坊遗址

考古现场

《狂鼓史渔阳三弄》故事的原型

民间故事

巾舞―“梦回大唐”系列

考古百科
AD位2

热门图文

AD3

上一篇:彩绘卧羊尊――羊年吉“羊”系列

下一篇:双角羊纹包金带饰――羊年吉“羊”系列